腐烂溃疡病再也不怕了,有了祛腐就够了!
一、番茄溃疡病症状及危害
番茄溃疡病又叫番茄性溃疡病,是番茄的一种毁灭性病害,这种病害蔓延迅速,为害严重,防治困难。
番茄溃疡病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害,在植株的全生育期均可发生。番茄的叶、茎、果均受害。
1、番茄幼苗受害症状:番茄叶片自上而下逐渐萎蔫,植株矮化或枯死。
2、番茄成株受害症状:番茄移栽后成株下部叶片凋萎下垂、卷缩,似缺水状。病株枯萎很慢,不表现出萎蔫症状。随病情发展,叶脉和叶柄出现小白点,茎变粗,外部形成瘤状突起,内部变褐色,并自下而上扩展。发病后期茎中空乃至开裂,可见褐色条斑,易折,叶片枯死,植株上部呈青枯状,湿度大时,有褐色菌脓溢出。
3、番茄果实受害症状:番茄幼果发病后皱缩、滞育、畸形,果实内的种子很小、黑色、不成熟。在暴风雨多时,果实上往往出现白色圆形小点,病情发展后变为褐色,中心粗糙,略微突起,直径约3毫米左右,斑点边缘围绕着白色晕圈,呈典型的“鸟眼斑”。溃疡病在番茄茎上的症状表现与番茄条斑病毒病极为相似,可凭下列特征区分:手捏病茎,内部中空且变为褐色的为溃疡病株;茎内不中空,髓部不变褐色的则为病毒病。
二、番茄溃疡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
1、番茄溃疡病的病原菌可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,可在土壤中存活2~3年。种子带菌是新病区的主要初侵染来源。
2、番茄溃疡病初侵染发病后,条件合适时可发生多次再侵染,使病情逐渐加重。该菌主要由各种伤口侵入,包括损伤的叶片、幼根,也可从植株茎部或花柄处侵入,经维管束进入果实的胚,侵染种子脐部或种皮,使种子内带菌。病原可借雨水和灌溉水传播,特别是连阴雨及暴风雨,通过分苗移栽及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进行传播。
3、番茄在播种出苗后,前期阴雨,后期又遇高温高湿,使病原得以快速蔓延,甚至短暂几天就会造成植株死亡。农事操作造成了大量伤口,引致病原侵入。保护地内采用喷灌时亦可造成果实发病加重。连片种植,地块低洼,排水通风不良,利于病原的近距离大面积传播。反季番茄溃疡病发病较迟,7~8月份为发病的高峰期。
三、番茄溃疡病防治方法
1、严格检疫封锁疫区,严禁疫区的种子、果实、幼苗等外调。
2、在番茄播种前用55℃的温水浸种30分钟,其间要保持恒定温度,并不断搅拌,捞出后晾干播种。干燥种子放在70℃恒温下保持72小时,或80℃恒温下保持24小时,干热。或用1.3%次氯酸钠浸种30分钟,再用清水冲净,晾干播种。鲜种子用0.8%的醋酸溶液、干种子用0.6%的醋酸溶液,浸泡种子24小时,然后用清水冲净,晾干后播种。
3、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。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,并用生石灰对病穴进行处理。
4、番茄采取高垄栽培,避免带露水进行农事操作;病后注意肥水管理,避免大水漫灌,不能偏施氮肥。保护地温湿度的调控 棚室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2~25℃,夜间控制在15~17℃。下午棚温降到13℃时关闭通风口,尽量减少夜间棚温的变化,当夜温超过13℃时可整夜放风。
施莱登-袪腐-腐烂溃疡杀菌剂
顽固性 腐烂、溃疡病的克星
替代福美砷、甲托、石硫合剂
引爆果树腐烂病杀菌剂的革命
用药后10小时病斑收缩
霉层干枯/铲除病原菌
根除顽固性腐烂病/溃疡病
产品性能(用途):
本品是一种氧化剂,是防治果树腐烂病、溃疡病的专用杀菌剂,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菌甾角体复制形成而将病原菌杀死,药剂与树体组织结合牢固,延长药剂在病斑部位的附着时间和时间,在高病害发生区表现,一年内多次使用效果不减。
使用方法:
预防:
早春对因修剪等造成的伤口以及上年没有愈合的剪锯口、虫伤口,在修剪完成后要及时用毛刷蘸取“袪腐”加废机油或柴油100倍稀释液对划道部位涂药,至全部浸湿为止。或在萌芽前用“袪腐”兑水1000-1200倍液喷全树。可在树体表皮形成一层强力保护胶膜,有效封杀越冬病原菌。
:
先将发生的腐烂病块刮破表皮,找到边缘界线,再用刀在病斑部位纵向刻划数道,深达木质部,划道间隔距离1厘米,然后用毛刷蘸取“袪腐”加废机油或柴油20-60倍稀释液对划道部位涂药,至全部浸湿为止,免刮皮时用“袪腐”加废机油或柴油10-40倍稀释涂抹。